Search


今天下午,來了一個外國客人,依照慣例我又被推了出去;解決完之後讓我想起上去跟大家講到"職...

  • Share this:


今天下午,來了一個外國客人,依照慣例我又被推了出去;解決完之後讓我想起上去跟大家講到"職能的問題",讓我覺得可以再延伸談談這個話題。

首先要釐清一下「職能」與「本職學能」這兩個詞彙。

前者是企管常見的一個詞彙,通常說的是 : 從事某職業應有的技能。

後者是當兵的人常會聽到的詞彙,一般指得是 : 身處在那個職位裡面的人,應該要知道的知識、常識跟職務相關(或是出了問題該負什麼責、或是該找誰負責處理)

大概理解概念後再回來看我遇到的事件。

-\-\-\-\-\-\-\-\-\-\-\-\-\-\-\-\-\-\-\-\-\-\-\-\-\-\-\-\

今天我事情做完後在旁邊休息滑手機,忽然一個外場同事叫我 : 「大哥,我們來了一個外國客人。」

其實這不是第一次了。
到職一年多,(在我有上班的期間)所有的外國客人都是把我推出去。

這件事其實很妙。因為我們外場許多同事都各有相關來歷。

我們有同事在語言能力自稱"聽說讀寫都中等程度";有大學應用英語系畢業;有抱著多益課本苦讀的應屆大學畢業生;有就讀企管系的現任大學生;有到澳洲打工留學兩年回來並長期在服務業的女同事。

結果每次遇到外國客人,卻會選擇把一個廚房工作人員給推出去.........這件事對我來說,相當的弔詭。

於是,我放下手機並抬頭指著A同事 : 「A君不是應徵履歷上說英文能力在聽說讀寫上都是中等嗎?」

A君眼神閃爍後,說她不敢講(那是從哪裡判定聽跟說的能力是中等的?)

我又指著B君,她不是現役大學生嗎?

B君直接說 : 「我的英文很爛好嗎!!」

我放下手機,前去向那位中年女士介紹菜單,並很快的搞懂她是素食者(但她的女兒可以吃肉);然後告訴她們我可以為他們另外做素食的菜單,但要搞清楚他們能吃什麼(中藥材?蔥薑蒜辣椒?),然後再引導她們結帳並送餐後,結束這回合。

-\-\-\-\-\-\-\-\-\-\-\-\-\-\-\-\-\-\-\-\-\-\-\-\-\-\

還是那一句 : 我沒有要鞭屍誰。

但,對我來說 : 要做餐飲業,不是只有把東西弄熟就沒事;既然你是服務業,那基礎且能讓你跟客人交談的語文能力,應該不會是一個過分的要求。

尤其你在一間"整條街上唯一一間店名是全英文"的咖啡店裡工作,你就必須知道當有外國人來的時候,他會優先選擇這間店;而你就要接招。

(就像是你去義大利,在一條所有店面招牌看起來有看沒懂的街上,看見一間招牌寫著「真好吃小吃店」,結果你滿心歡喜進去後,卻發現沒一個會講中文,(而她們挑選這個招牌名稱只是為了中文字型的外型好看),到那時候......#你會做何感想?

-\-\-\-\-\-\-\-\-\-\-\-\-\-\-\-\-\-\-\-\-\-\-\-\-\-\

在台灣,很多人都覺得英文能力是一個很厲害的技能。

一旦自己英文"考試"能考出個不錯的分數,就覺得自己是一條等待飛天的蛟龍,不能屈就在某些行業。

所以我們常會聽到人家說 : 我英文這麼好,為什麼要在餐廳端盤子?

或是我們會跟人家講,你英文這麼好為什麼要做這個?

這個文法背後的邏輯是 : 你會講英文(或是具備某一種能力),就不能屈就在這裡?應該去做個飛龍在天的工作,才是名實相符?

但這個邏輯最大的問題在於 : 語言能力"只是"一種工具,會了這一項就等於具備從事中上階層的工作嗎? (那其他職業技能呢?)

除非你是英文老師,而且你的業主花錢請你去跟他用英文交談。

#這是台灣最荒唐的現象之一

我們自稱「國際化都會」,也擁有很大一部分的新住民(很多都是講英文的),但是在台北街上的服務業(無論是賣鞋、賣衣服、吃的、喝的,甚至巴士計程車)有幾個會講英文或日文?

別說我們遇過多少,就連我在每一個份餐飲工作中,遇到真的能講簡單會話來完成介紹、點餐(內用、外帶、口味)、細部解釋(加糖、要冰)、然後完成結帳跟送餐的同事,一隻手數完。

(當然,要扣除第一份工作,那是個外國的速食店,且是美國品牌連鎖店,自然會有一堆外國人來用餐;我就是在那個時候硬著頭皮完成了餐飲英文對話實習。)

如果我們自詡為觀光國家,國際化都市,結果外國人來吃飯要碰運氣,或是很多人根本不想做自己聽不懂的人的生意,這不是很荒謬嗎? -\-\-\-\-\-\-\-\-\-\-未完待續
.
.
.
.
====
#簡單的不屑做_困難的不會做
#你會做什麼?

#那叫做眼高手低

#該會的不會又不去設法學會
#你當老闆的錢很好賺?

#上班上課到沒空寫貼文
#我會努力回留言的

每週一、三、五的晚上10點半,一起看、一起想、有瞌睡蟲一起養。
====
如果文章能合胃口,請記得按讚、分享、追蹤、搶先看。

#設搶先看的步驟請看這裡 : https://www.facebook.com/GeeChungYo/posts/2253325874890594

#如何將內文跟連結一起分享的步驟請看這裡 : https://www.facebook.com/GeeChungYo/posts/2522891261267386


Tags:

About author
網路指耕超過十年,直到這幾年我才意識到這種利用業餘時間創作的模式似乎勉強可以跟"業餘作家"沾的上邊了。 回想過去參加作文比賽、小說比賽、全國論文比賽的名次,其實只是一種表現與證明......證明自己能做些什麼。 但現在回頭再看,寫作不只是一種宣洩與表達,在反求諸己時也是一種反思跟淬鍊。 只是願意花時間看長文章、動腦筋的人正在式微,但我仍相信在這個資訊傳播方便到氾濫的網路世界,還是有人願意用耐心看、用心想。 於是我總是想找地方統一收放這些文章,一來證明自己做過些什麼,二來也是自娛娛人,三來也在天涯中覓知音。 分享自己寫作的樂趣,才是一切的開端。
思考、寫作是種宣洩,求的是理性討論與共鳴。 我不是帥哥或網紅,文章也
View all posts